載滿鄉(xiāng)音鄉(xiāng)韻的祈福之舟——國家級非遺“贛南客家唱船習俗”
爆竹聲聲,,祈福迎祥
萬人空巷,共賞盛景
每年臘月下旬到新春正月十六
一場盛大的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
為新春佳節(jié)增添了濃濃年味
現(xiàn)場鼓樂喧天,、龍獅共舞
贛南客家唱船習俗是南康的重要民俗活動,,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。2021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。“唱船”是源于先古時期的巫,先民將其作為民間信仰,,以紀念屈原為主題,,通過法祀活動送走瘟神,展現(xiàn)了人們對幸福安康生活的祈盼,,具有濃厚的宗教,、民俗色彩和古代祭祀的遺風。
整個唱船儀式從臘月二十七或二十八始至正月十六終,,歷時20天,。主要由扎船、迎船,、唱船,、送船等活動組成。唱船中的“船”,,俗稱“龍船”,、“大神”,初一至初五用民間紙扎工藝扎“神船”,?!按笊瘛奔堅囆g歷史悠久,民俗文化內涵豐富,,地域特色鮮明,。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現(xiàn)象,將雕刻,、剪紙,、裱扎、金箔粘貼,、彩繪等手法融為一體,,達到了很高藝術水平。
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,,族人們輪流將神船和繪有屈原投江的“大神畫”迎接到宗族各支系分祠堂,,以便宗族所有人拜祭。期間,,請出祖?zhèn)鞯某钑?,由該支系五六位男孩夜晚在神船旁歌唱。唱船使用當?shù)乜图曳窖?,?jié)奏短促明快,,韻律抑揚動聽。
船歌內涵豐富,,既傳授生產生活和歷史知識,,也宣揚了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和客家人尊崇的倫理道德,。例如:《二十四孝》宣揚了“孝”的品格,強調維系家庭關系的重要性,;《張公藝》表現(xiàn)了以和為貴的家庭理念;《張大公》歌頌了相互謙讓的鄰里關系之美德,;《慶賀》展示了客家人樂觀向上的生活情趣……
其間,,還安排有舞龍、舞獅,、吹打樂表演等各種助興活動,,現(xiàn)場人山人海、熱鬧非凡,。
贛南客家唱船習俗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弘揚了向上奮進的價值取向,,寄托著客家人對美好生活的祝愿,是客家“崇文重教”“耕讀傳家”的真實寫照,,體現(xiàn)了堅韌不拔,、自強不息的客家精神,具有史學,、民俗學,、倫理學、人類學等諸多價值,。
贛南客家唱船習俗
凝聚了先輩們的智慧與祝福
在一代又一代的弘揚傳承中
綿延不絕,、生生不息
煥發(fā)著獨特光彩